八年级下英语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Posted by 黯然神伤网  on Apr 4, 2025   0 Comment
_0
_1
_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八年级下英语下册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 英语教材 整合 策略

2012年起牛津英语教材在进行一次较大的调整后成为9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调整后的教材虽然在难度上比牛津英语教材有所降低,但全册仍有8个单元,每个单元8个板块,按教学计划要求,1个单元需要7-8课时,加上一些必要的复习课和习题讲评课等,按每周5个课时规定,1个单元大概需花2周左右时间,这就产生了课时紧而任务重的矛盾。《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因此,英语老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时要用整体观审视教材,在纷繁复杂的语言内容中抓住主线,科学高效地整合教材,避免出现时紧时松现象,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一、初中英语教材整合的原则

教材整合不能盲目根据个人喜好随意进行,要充分考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实际教学的需要。N格兰特曾经在‘Making the Most of Your Textbook’一书中列出了教材重组与整合的4个原则:1.体现交际性原则;2.体现相关性和目的性原则;3.满足学习者需求原则;4.体现语言材料真实性原则 。程晓堂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材整合的5点要求:1.使教学活动更具有可操作性;2.使教学活动的挑战性更加适合学生水平;3.使教学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4.使教学活动的步骤繁简适当;5.使教学活动的形式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二、初中英语教材整合内容

根据教材整合原则,对教材进行整合包括内容的增删、调整和对内容先后顺序调整两大方面。

1.教材内容的增删调整。

(1)教材内容的增。教材内容的增可以指从其它教学参考资料中挑选部分内容进行补充,使教材内容体系更完整、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为例(Unit8 Natural Disasters),阅读文章是关于台湾大地震的,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补充一些有关近年发生地震的内容,如日本地震、雅安地震和最近发生的甘肃定西地震等,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再如Unit4 Do it yourself中study skills板块内容是否定前缀un-,in-和im-,在教学中可以补充否定前缀dis-,和ir-等,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

(2)教材内容的删。这种调整主要将教材前后内容极其接近的内容删除,包括在前一册教材中已出现过的内容。如Unit 5的Grammar板块A部分,内容是情态动词may表示可能的用法,有关情态动词在七年级下册Unit 7中已出现过表示许可用法的内容,在七年级下册Unit 3 Comic strip板块出现过Maybe we can order a pizza的内容,句型中有了maybe表示“也许”的用法,教学时已经辨析了maybe 和may be的用法,在七年级下册2次出现may的用法,所以八年级上册就可以作为复习,简略即可。再如,Unit 3 Grammar板块B部分主要讲授的内容是反身代词,而这一知识点在七年级下册Unit 5 Amazing things 中的Reading板块中已经有所涉及,学生也接触过了类似enjoy oneself等一系列不同形式的有关反身代词的用法搭配,所以在这里只要作总结、归纳、复习即可。

2.教材内容先后顺序的调整。教材内容先后顺序的调整主要包括同一单元、不同单元以及不同年级内容之间的调整。

(1)同一单元内容的调整 如Unit 1 Integrated skills的听力部分的主题是Future plans,叙述的是自己将来的计划,而Speak up的主题是What’s he like? 叙述的是介绍自己的朋友,这两部分内容相去较远,很难融合在1节课中教学,而本单元Welcome to the unit板块的主题是Qualities of a good friend,与Speak up主题较为接近,也较容易结合,将它们整合在一起教学效果相对较好。再如,Unit 1 Study skills内容是词汇的归类,如花1个课时讲授,显然内容较少、课堂容量过少,而本单元Task板块My best friend A部分表格里首先列出Words about people,可以将study skills 部分的内容与之整合,让学生通过brainstorming 来列出词汇,并自然而然归类。

(2)不同单元内容之间的调整 如八年级上册的语法重点之一是比较级和最高级,这些内容横跨了3个单元,Unit 1是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Unit 2 是数量的比较级、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Unit 3 是as…as…的用法。如果分三3个单元讲教授,很难形成完整的体系,将它们整合在一起讲授,不一定要化1个课时,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几个课时连续讲授。首先从Unit 3 as…as…的同级比较再到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同时穿插与之相似的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最后到数量的比较,能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再如,有关动词不定式的语法也分2个单元讲授,Unit 5 的2个语法知识点may 和动词不定式作宾语,是2个相对独立的语法项目,反而和Unit 6的动词不定式作目的状语和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相关。之前提到的may的用法可以作简略处理,这样就可以将Unit 6的语法内容提前归类讲授。

(3)不同年级内容间的调整 这类调整主要出现在对教材内容的浅层拓展上。如在Unit 6 Study skills板块的内容是后缀-er,-or和-ist,这个知识点与七年级下册Unit 2 Integrated skills 板块的内容 Different jobs 相关,在七年级下册教学时可以适当拓展,这样再次遇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就可以简略处理。

总之,初中英语教材通过整合后更加符合学生语言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规律,使学生更易理解与接受。帮助学生找出教材内在规律,更容易形成语言知识体系,同时也增加了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实效。教材整合的过程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挑战。教师只有深入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有效整合教材,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修订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5).

篇2

关键词:初中英语;以学生为中心;学以致用

近几年,教育部不断提出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以实用为主”。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总结了几点具体经验。

一、因材施教,结合学生实际

例如,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第十单元《我想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的教学中,basketball(篮球)几乎是每个男生都喜欢的运动,笔者经常见到班里男生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笔者提问“谁想成为篮球运动员”时,班里男生全都瞪起眼睛,竖起耳朵,身体挺得直直的,高高地举着手。“好,大家都想成为篮球运动员,那我们要不要先看看课文中关于篮球运动员的讲述呢?”就这样,笔者将学生的日常活动作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兴趣刺激,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中。

二、模拟训练,营造轻松氛围

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刺激作用。科学研究曾有显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学生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同样,在相似的环境中进行模拟训练,更能让学生快速理解、记忆,优化教学

效果。

例如,教学八年级下册英语Unit 5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 will have a great time时,笔者在课堂上创设情境,为学生模拟出一个party现场,人们在音乐声中交谈、跳舞,还有丰富的食物、香槟美酒以及华丽的灯光等等,让学生首先在头脑中有一个party的场景,幻想自己身处其中,而后再进行生词、句子等知识点的记忆。这样,在感觉和联想中记忆,既让学生学得放松开心,又能学得高效快速。

三、配合学习,调动学习动力

除了因材施教和模拟训练两种教学方法,笔者还采用分小组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按需要分成学习小组,每组学生互帮互助,各有分工,相互配合学习。这样的安排,既可以实现“一帮一带”,让成绩差的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提高成绩,让成绩好的学生通过为他人讲解巩固知识,又能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友谊,共同快乐

学习。

总之,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精神,让学生积极表达。这才是当代最值得提倡、最有人文关怀的教学

方式。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 上交作业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A-0102-02

英语作业是对学生当天所学内容的复习和巩固,可以有效地查漏补缺,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技能和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在一班级中,约25%的学生比较优秀,基础知识扎实,重视写作业,成绩突出;其余约75%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并且不重视写作业,成绩不稳定,开始下滑;部分学生甚至出现偏科现象,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减少。如果学生不重视写作业并及时上交作业,消极应付,会导致其学习成绩下降,厌学、弃学甚至蔑视学习,对其身心发展有害无益。

一、学生不及时完成英语作业的根源

笔者根据课堂内外的观察,认为学生不完成、不上交作业的原因可以分别从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进行分析和归因。

(一)教师布置作业的思想认识和态度

1.大部分教师出于教学压力,每天布置超额作业,并且作业题偏难,超出了国家规定的中小学家庭作业难度的范围和孩子们的现有能力范围,让学生望而生畏。

2.教师布置的作业缺乏新时代的创新性,作业多属于重复机械抄写单词、课文或者“题海战术”,枯燥乏味,不能引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教师在作业管理上缺乏有效监督和有效评价,疏于管理,导致学生缺乏对上交作业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学习英语的热情,致使部分学生“有机可乘”,弃交作业。

(二)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和完成作业方法技巧低效

1.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目的性不强;缺乏时间、效率观念,不懂得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导致“作业拖延症”,效率低下。

2.学生缺乏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听课技巧及解题技巧,导致厌烦写作业,或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养成了依赖心理和投机取巧的坏毛病。

二、了解学生心理,对症下药,让英语作业行之有效的策略

学生不完成英语作业的原因有多样性,因人而异,不一而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以上原因,笔者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完成英语作业的积极性。

(一)优化课堂总结环节,构建知识体系,灵活巧妙地设计作业,作业要力求少而精,有趣味性

1.学生能轻松完成作业离不开课堂主阵地,因此,课堂的总结环节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应当给学生传授学习技能,为学生写作业提供良好的铺垫――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总结,或者选出代表发言,然后教师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例如,某一节课学习了一个重要的语法知识“物主代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语法知识的框架,以便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爱因斯坦曾说:“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名艺术家。”初中学生正出于青春期,活泼好动,有主见,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此,教师在作业设计上要迎合学生心理,有趣味性,懂得灵活巧妙地设计作业,使作业新颖生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避免枯燥乏味,力求少而精。笔者认为教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多设计一些或演或练或动手绘画等操作形式新颖、趣味横生的作业。例如,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6,Section B 2b,笔者尝试设计了表演形式的作业,要求学生每4人组成一小组,表演Hansel and Gretel戏剧中的故事情节,可以适当发挥或改编戏剧内容。此类作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发挥了他们的表演才能。又例如,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7,Section B 4,笔者充分利用了教材提供的作业资源,给学生布置了以下作业:六人为一组,各组讨论、记录并绘出未来机器人的样子,合作完成一份海报,然后选出最有创意的机器人海报,张贴并奖励。实践证明,此类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激活了他们绘画和想象力的思维。

(二)传授学生写作业的解题技巧,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指导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注重解题的技巧,切忌模仿做题。有些学生喜欢模仿做题,在做题的过程中机械套用教师的解题方法或自己以前的解题经验。对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英语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在解题过程中运用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或英语句式的特点。比如,2016年中考改革试题,出现短文改题,笔者在作业设计中,设计了相关的题型并指导学生对此类作业的解题技巧,即先阅读短文,获取短文大意,然后根据英语固定词组、句式等特点,运用英语思维从词组、冠词、习惯用法、词的单复数形式等入手去逐一判断。做阅读理解类型的题目,教师可以传授学生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技巧。比如,阅读理解题中对标题的选择,笔者指导学生从以下几点展开思考:1)阅读时注意文章反复出现或强调的信息,寻找与文章大多数内容相关的信息,找出覆盖全文的核心词汇,看选项是否切中文章的中心论题;2)寻找文章的主题句,这样的句子一般出现在文章的首段或末段;3)尝试概括文章的主题;4)逆向思维法,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作者,遇到这样的标题,你会怎么去写这个文章。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指导,学生的答题效率及正确率大大提高。

(三)充分发挥学生对作业的自主管理,善于对学生作业进行有效评价和鼓励

1.教师在作业管理上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对作业进行自主管理。例如,笔者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组员在小组内开展互助作业活动,或在组长带领下完成作业,组长记录组员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完成的时间、是否独立完成、是否通过组员或老师的帮助完成等。完成当天作业后组长及时上交作业情况记录表,教师对及时上交作业的小组进行及时鼓励,并及时批改作业与反馈。

2.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教师要对学生上交的作业进行有效的评价和鼓励。作业评价时尽量多给学生鼓励,充分肯定并放大学生的优点。比如,笔者对作业写得糊涂,不够工整美观的学生,通常在作业里批注:“你能写得更好,加油!”对作业写得清楚无误的学生,评价是“你的作业很清楚工整,老师喜欢你的字。”当孩子在教师的评价中感知自己被老师重视或自己的劳动成果被老师赏识,体验到作业给自己带来的成功喜悦时,他们的内心深处那种写作业的热情就会被充分激发,他们完成作业就会一次比一次好。

篇4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初中英语;改革

一、交际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

近年来,在初中英语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英语意识以及交际能力的培养,一直都是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努力实现的课题。语言和交际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语言帮助交际有效的实现,交际能力在某些方面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所以,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运用交际教学法进行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交际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们在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时候,对英语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另一方面交际教学法也可以为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增强语言的敏感性和预见性。教师运用交际教学法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们拥有熟练的社会交际能力,在不同的场合能够把自己所掌握的语言应用自如,这同时也是我国初中英语课程改革所要实现的目标。

二、交际教学法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

1.情景设置的必要性

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是教师对于课文逐字逐句的讲解,而初中生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虽然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为初中生在英语基础知识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初中生的交际能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更提不上综合素质的发展。由于初中是接触英语这门课程的初级阶段,如果从一开始就让学生们在脑海里对英语留下枯燥、乏味的印象,那么对于今后更高年级的英语课程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将是非常不利的。初中英语教师必须要改善这个问题,在真实的情景中引用交际教学法便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必要手段。

2.交际教学法在真实情境下应用的教学案例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3《This is my sister》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在真实情景的创建下使用交际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基础知识的吸收效率和交际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介绍自己朋友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每一个学生都要把自己和sister/brother的照片带到课上来,向每一位同学展示和介绍自己的sister/brother。在介绍自己的sister/brother的时候,初中生们对于Her/His name is、He/She is、He/She likes等句型可以做到很好的利用和复习。接下来教师可以设立一个采访的情景,在座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对讲台上的学生进行提问,在提问的过程中,例如 What is、Who is等问答句型也都可以被复习和利用到。虽然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情景的建立,但是交际教学法在它的帮助下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对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引导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推动意义。

三、交际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核心

初中生所处的应该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年龄段,学生们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善于表现自己。在英语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交际教学法给学生们提供交流表演的机会,并让学生们亲自选择课文,自行编排表演,这种做法非常有利于学生英语方面的创作能力、理解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表演形式可以让学生进行任意选择,英语歌舞表演、英语音乐剧表演等都可以被搬到英语课堂上。这种以学生为核心的交际教学方法,非常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挥,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5《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 will have a great time》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便可以以学生为核心进行交际教学方法的实践。由于八年级是初中英语学习的关键年级,所以大部分英语课的课时都贡献给了较为枯燥单一的基础教学知识的讲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the party”的学习机会,把课堂变成一个真正的大“party”。教师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为课堂“party”准备一个小的表演,并在表演之前对自己的节目进行报幕。在这个过程中,be going to以及will句型都可以被应用以及复习到。以学生为核心的交际教学方法的使用,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得到些许的放松,对于他们创新以及交际能力的提高也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交际教学方法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

多媒体技术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之一,把交际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的融合,对于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非常有帮助的。多媒体技术包括幻灯片、照片、动画特效以及影片等等,它们对于交际教学方法所依赖的情景的还原是非常真实的。在学生受到视觉以及听觉双重感染的情况下,教师交际教学方法的使用将获得更为有效的成果。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 13《Rainy days makes me sad》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的放映实现交际教学法的使用。由于本篇课文主要学习了excited、surprised、upset、bored等几种表示心情的英文单词以及how things effect us等问答句型,所以交际教学方法的要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使用。教师可以为同学们准备不同人物在不同情景下的表情图片的幻灯片,每一张幻灯片都要自带一个音频提问的文件,当文件播放的时候教师指定学生回答问题,以实现学生与多媒体之间的人机交流。每当学生对回答正确的时候,计算机都要发出鼓励的掌声。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的交际教学法对于初中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交际能力的提高可见一斑。

五、总结

初中英语课程的教育趋势正朝着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培养英语文化意识与提高交际能力相结合的教育方向上发展。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拥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结合殷实的教育理论,真正把交际教学法实践到课堂教学中去。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也要兼顾初中生交际能力的引导。只有真正做到这些,才能真正的实现初中英语的课改目标。

参考文献

[1]史宝辉.交际式语言教学二十五年[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 (3).

[2]徐强.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2000.

篇5

关键词:参与;幽默;游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2-200-01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学习需要兴趣。就某种意义上讲,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它,使之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正是趣味教学考虑的出发点。趣味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批评是一种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孩子一旦受到了批评,他就会觉得自己在这方面不行,对这门学科产生恐惧感,也就不会积极参于课堂的教学活动,所以从小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要设法消除孩子生理、心理障碍。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有了融洽的教育学的环境,就该考虑如何给课堂增趣了。

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既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如初学、巩固、和复习,就不能用一样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付出心血,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求。在教学中,这应该是教师大有作为的地方。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在学生的求知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用"趣味性教学"来唤醒、激励、鼓舞学生的求知欲?十几年的教学中我也总结和学习到一些有效的为课堂增趣之法,与大家分享。

一、了解学生的兴趣点,设置环节让其乐于参与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有时会为学生准备了各种小的奖品,满足小学生成就感。有时我还会还会"举贤纳士",让有各种才能的同学尽量的参与到你的教学中来对于增强他们的兴趣与信心有很大帮助,比如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定语从句,我先在学生中间做调查,看他们喜欢听谁的歌,喜欢看什么书,玩什么游戏…然后,让同学们给我传一些他们喜欢的歌曲、人物照片、游戏截图等等,结果孩子们饶有兴趣,积极参与,给我传了贾思丁的歌曲,QQ飞车的截图,漫画啊衰的图片等等,当他们怀着好奇心第二天上我原本可能会以为枯燥的定语从句语法课的时候,突然发现在我的课件里有他们亲自传给我的图片和歌曲,兴奋度一下子提升了不少,而且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作为载体这节课一点也不枯燥了,我和学生也走近了,今后就更加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英语。经过很多次的尝试,我觉得轻松活泼的课堂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课堂的活力是由学生自身参与才能产生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光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参与,课前课后都参与难道不是一种更加好的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英语的方式吗?

二、发挥幽默魅力,把微笑留给课堂--教学幽默增趣法

发挥幽默魅力,把微笑留给课堂--教学幽默增趣法。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情绪、思维在不同状态下,接受新事物的快慢会不一样。当人们的情绪、思维处于兴奋、积极的状态时,接受新事物就快;反之则慢。如果教师的课堂语言幽默诙谐,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全神贯注,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比如,我喜欢在整个课堂过程中造句举例时围绕同一个学生展开,一遇到新的短语或者单词,同学们就会自然的围绕某个人编故事,一堂课下来,某同学成了故事的主人公,知识点也被串成了有趣的故事,同学们欢快之余主动地习得了一堂课所要求的重点难点,事半功倍。

三、游戏增趣法

游戏是情景教学的一种形式,它能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想象力、创造力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小学的老师喜欢在课堂上使用多种游戏来辅助教学,七、八年级的孩子一样可以用一些有趣的游戏来帮助学。比如,Bingo game.,接龙,high voice low voice,模仿秀,唱课文等等,这些都有助于使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洗的或巩固所学知识,符合学生心智发展规律。

四、简笔画使知识更加形象、趣味化

学生在进行抽象思维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的支持。简笔画简单、形象、省时、生动、有趣,学生将怀着浓厚的兴趣在乐中学、乐中得。比如,我在八年级第八单元和上册第七单元里,所有的蔬菜、肉类、面条等等全部用简笔画在黑板上,学生看得很有趣,且记得快,而且看图成句也更加形象、易脱口。这种方法尤其可以激励后进生参与,他们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学习兴致也随之增强了,成绩自然会有所提高。

五、丰富的活动亦可增趣

篇6

[关键词]英语复习;方法;策略

九年级英语总复习是一个夯实基础,查漏补缺,提高成绩的过程,它是初中阶段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复习,做到精解精练,适当点拨,巩固所学知识,使之系统化,并使学生能力课得到全面提升,最终能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我校自建校以来,英语成绩一直名列全县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几年来我校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探求和改进教学方法,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断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从而使教学成绩逐年提高,下面把我校九年级英语组在总复习中的一些做法作如下汇报。

一、合理安排复习计划,群策群力,积极抓好集体备课

英语教学内容繁多,知识点,语言点分散,我们英语组在复习前经过多次教研会,共同讨论,研究制定了多轮复习计划,包括复习内容,复习进度,复习方法以及冲刺强化训练等几个方面的周密复习计划。充分利用每周两次的集体备课,搜集教材中的知识点,重点词汇、短语,句子句型及语法知识,坚持超前一周备课,细化每课时的知识点,明确考点和考查方式,围绕考点,重点适当拓展延伸,充分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二、扎实学案教学,夯实基础,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经过近五年我校英语组教师的共同探讨,共同实践,不断改进,目前的学案教学已经较为成熟,我们所设计的学案是在认真分析学生的学情,认真研读课标,教材的前提下而制定的,为了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英语运用能力,我们把学案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梳理教材,主要是由教研组共同讨论,通过教材而自编的一些基础知识题,题型不限,灵活多样化,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易考点、易错点,这部分知识内容由学生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自己完成。第二部分是词汇辨析。我们把教材中的学生易混的词汇、短语放在一块进行比较,并通过例句和习题进行巩固,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清思路,更好地理解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第三部分是作业和巩固提高部分,学生完成后上交老师批阅,然后在下一节课进行订正,这样教师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够及时解决,不让学生留知识死角;经过这样处理的学案,就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学习材料了,而是一套很系统的复习资料了。学案印发给学生之前,我们先根据学案的内容给学生布置复习任务,让学生自己先熟悉所要复习的内容;布置的内容要具体,让学生带着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复习时间可以是早自习、早读,也可以从课堂中抽出一小块时间给学生。总之,要让学生有效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掌握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通过学案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感觉到复习的重要性和学案的知识系统性,从而能更好地复习,更好地发挥学案的作用。

三、稳步推进“三轮复习法”,提高学生的成绩

“三轮复习”即整个复习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先进行课本知识的全面复习,然后进行各种题型的专项重点复习,最后进行综合模拟试题的应试复习,做到着眼全面,突出重点,把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结合起来。这样,即能确保学生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又能让他们灵活应付具体考题,以考出好的成绩。

第一轮复习中,梳理教材,夯实基础。这一阶段计划八周,复习用的时间较长。针对学生所学基础知识因时间久、已遗忘的共性特点,本着“研标依本”的原则 ,重视教材,要求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在教材整体处理和时间分配上,七年级上、下册各一周,八年级、九年级每册各两周,每周运用4张学案来进行知识梳理,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每周一测试,通过测试,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针对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巩固复习;每周一次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每周一次英语写字,要求学生写好规范字母;每周一次小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练习。学案中的巩固练习题和每周的测试题都是教师从名目繁多的复习资料中精选出信息新、题型得当、练习到位的习题汇入学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剪刀加胶棒”拼盘组题,进行了强化训练。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又可以取得复习的**效果,从而使复习达到良性的循环:知识—能力—知识。复习中,我们英语组统一要求,复习教材时要做到“全面、深入、透彻”。“全面”就是通过通过对七、八、九年级的每个单元话题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掌握课标要求的单词、短语、句型、语法等各项内容,不遗漏;“深入”就是所选练习题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要贴近中考点;“透彻”就是通过对知识的复习,激活学生对所有已学相关知识的再现,引导学生广泛联系,归纳总结,发现规律,促进知识的系统化。

第二轮复习,知识板块复习,也就是专项练习。这一轮复习历时三周。在学生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基础上,针对语法知识体系和中招题型指导学生进行专项复习。课堂上语法部分先由教师归纳、总结,再通过训练题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点拨、强调。我组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做到讲、练、评结合。针对中考题型,我们分别进行各种考题题型的专项训练,把重点放在学法的指导,解题技巧的点拨上,引导学生洞察各个题型的特点,强化分类练习,最终使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程度。

篇7

【关键词】导学案 初中英语 运用

导学案是一种学生使用的引导性学习材料,教师利用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意识,在逐步的引导学习中让学生主动发现知识的重难点。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导学案重在帮助学生梳理英语知识的架构,使学生的英语思维形成一个整体,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在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后,导学案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教师和学生都很认可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这就说明导学案的出现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有益的。

一、改变课堂模式,变被动为主动

导学案的使用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原本的被动式教学转变为主动式的体验式教学,例如在牛津版七年级英语教材Unit One 中,主要的知识点即为让学生掌握类似于以下几个与人交流打招呼的语句:

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Hobo.

I’m Amy.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Good night.

Welcome to Beijing Sunshine secondary School.

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仅仅让学生对这几句话死记硬背是不可能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导学案的引导,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置1.基础词汇掌握;2.句式理解与变换;3.场景应用三个部分。首先让学生掌握知识点里的基本单词,包括单词的变形使用等等,可以在第一部分结束的时候设置几道简单的单词填空,让学生区分系动词is am are的区别,使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对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对于准备教授给学生学习的句式,教师要在导学案中掌握好学习深度,可以有适当变形,但不能脱离教材大纲;最后,关于场景应用这一部分,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去,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所学的对话语句编排一个小场景,在课堂的剩余时间进行展示,尽可能的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二、开放思维,主动思考

导学案的设计不是要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将要学的知识全部搞懂弄明白,而是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对要学的东西有一个印象,让他们的思维提前进入上课状态。那么,导学案的引导部分就显得尤为重要。以牛津版八年级上册英语教材中Unit One 关于球类运动的学习为例,导学案中如果不能对所要掌握的单词做深入挖掘,那绝对达不到导学案用来启发引导的目的,可以在导学案中设置单词延伸模块,让学生在上课时主动的对这一单词进行延伸,还可以让会这门运动的同学进行简单的演示;或者在导学案中设置一些题目,让学生查资料了解常见体育项目的起源,发展等,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分配一个运动项目,在课堂上分别进行介绍,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样看来,导学案的使用不单单能让学生多学几个单词的问题,最主要的是让学生主动的去沿着主线深入挖掘,触类旁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一个成块的知识体系,这是导学案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设立的最根本的目的。

三、因材施教,层次分明

导学案的另一大特点是可以让教师因材施教,通过在导学案中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引导题目,可以使得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在导学案中有所收获。例如在牛津版九年级下册英语时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导学案的设计就要注意对于知识的总结,时态的学习贯穿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课程,程度也是由浅入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知识点在学生脑海中已经不会像当初学习时那么清晰,这个时候教师导学案的制作就要由浅入深,要注重对于以前学过的基础知识的总结,让学生主动的去回忆复习学过的知识,接着对要学习的新的时态语法进行阐述,要注意进行前后对比,让学生发现前后知识点的不同,在差别中找规律,那么教师可以利用表格的形式让知识点的总结看起来更明了清晰,如下图所示:

这是总结过后的时态表格,教师可以根据授课情况适当的进行修改,或者是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自己来填这个表格。在习题的设置方面,一部分习题要作为针对练习,这也是基础练习,为英语学习底子较薄弱的学生准备的,另一部分为提升练习,建议将多个时态进行结合考察,设置一或两个重难点,这是为英语学习较好的学生准备的,通过设置不同等级的习题,让学生既能熟练的掌握基础知识,又能进行提高训练。

总的来说,初中英语教学中导学案的使用是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大壮举,它是更适应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授方法的一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极其有利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进步,导学案这种教学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完善,更好的健全导学案的体系架构。

篇8

关键词:初中英语 英语教学 课文整体教学

课文整体教学是指将课文看成不可分割的独立整体,教师引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再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把握,如重点讲解法、问答法、串讲法等,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将语言知识运用到具体实际中的能力。

一、 课前预习,把握课文基本结构

著名教育学家卢姆曾说过:“任何一门课程的准备工作远比教师的授课重要得多”,由此可见,授课前的预习极其重要。因此,在进行英语课文整体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在预习前教师可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文,寻找相关的信息,把握课文基本结构及写作方法。如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9中的Reading “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设置几个关于Singapore的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文。问题如下:

(1) Where is Singapore?

(2) Talk about the food and “Night Safari” of Singapore.

(3)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Singapore?

(4) What are the most interesting things about Singapore?

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Singapore的认识,弄清课文结构。然后,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杂志、报刊搜集更多的有关Singapore的信息,并进行课堂交流。通过课前预习,既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

二、 快速阅读,培养深层理解能力

1. 限时阅读,把握课文大意

限时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快速阅读全文,掌握课文大意。通常情况下,教师可通过问答题、判断题等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完成限时阅读,并将问题的答案在课文中标记出来。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Unit 7中的Reading “I??d love to sail across Pacific”一文时,首先将一些问题写在黑板上。

(1) Some of the students would like to work as soon as possible because they think they can help provide better lives for their parents.

(2) The most popular choice of job is teaching.

(3) To dream of sailing across Pacific is one of the easiest dreams to realize.

然后要求学生在五分钟内将课文读完,并判断问题的正误。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而且还能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不断形成清晰的感知。

2. 精读归纳,提高深层理解能力

精读归纳要求学生在理清课文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找出课文的中心内容,把握好课文中的重要信息。即教师在限时阅读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行逐段精读,以便帮助学生解决语法知识问题。对于一些语法问题,教师无需进行深入地讲解,只需通过一些适当的例子来让学生理解其含义、用法即可。

三、 讲练启发,突出重点与难点

教师在讲解语言知识时,应突出重点与难点,抓准课文中的重点词组、重点句子,对课文中的难点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反复的练习,加强综合训练。在讲解时教师还应注意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对于一些重点与难点词组,教师可先将其含义解释清楚,再例举一些简单的句子,让学生根据具体语境去揣摩其含义,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讲解give up这一重要短语时,可以首先给出下面例子:

Smoking is harmful to health,so he want to give up smoking.

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句子语境猜测其意思,很快学生便想到give up smoking表示“戒烟”, give up一定是“放弃”的意思,接着学生会列举出几个相似的短语,如give up playing games, give up drinking等,通过讲练启发,把握重点与难点,学生既能轻松地掌握好英语知识,又能够学会举一反三,做到灵活运用。

四、 复习强化,内化语言基础知识

篇9

根据新课程标准,五级认知策略中第一点即是根据需要进行预习。随着高考要求日益提高,充分发挥课前预习的作用,把课前预习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了培养学生学科能力与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要强调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充分发挥预习的价值与作用。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呢?

一、有步骤、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养成预习习惯

对于习惯传统教学的学生来说,能合理到位地分析文章、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可分为三个时期。

1.转变期

有步骤、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使学生从“教师扶着走”过渡到“自己走”。帮助学生设定目标,即教师给定学生一个学习内容、一个预习提纲,并把预习内容概括成几个问题或知识点,编写成课前学案,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或知识点做好预习并记笔记,最后再由教师课堂释疑。

教八年级下册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时,笔者编写了如下的课前学案:

Part1.Pre-reading

Before reading, predict with the help of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阅读文章前,请根据标题和图片预测,并回答以下题目。)

Who did she hel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at did she do for the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ow did she feel about helping others?________________

Part2.While-reading

(1)Reading for meaning

①Underline the key words, then read quickly and find out the main idea for each paragraph.(先划出关键词,然后快速阅读文章,找出各段大意。)

Paragraph 1 A. Tell something about Yang Lei’s feelings and decisions.

Paragraph 2 B. Tell something about Yang Lei and the volunteer program.

Paragraph 3 C. Tell something about Yang Lei’s life in the mountain village.

Paragraph 4-5 D. Tell something about the pupils there.

②Read quickly again and put the words into the right blanks.

(再次快速阅读,将32页表格中的单词填在课文中合适的位置。)

(2)Reading for details

Read carefully and find out the key words to finish the mind-map.

(仔细阅读,找出关键词,完成思维导图。)

2.适应期

近一个学期的尝试后,在学生具有一定预习能力的基础上,笔者不再直接给定预纲,而是和学生共同确定内容.指导学生自己查辞典,寻找有关的资料,做好预习笔记。同时,将全班分组,用讨论的方式由学生提出预习的重难点,其他各组质疑、提问。这样,学生间互动起来,课堂氛围活跃了,学生热情更高涨。

3.自主期

经过一学年的训练,笔者开始完全放手。每次只布置要讲的内容,完全由学生自己确定重点、难点。在有关参考书中寻找答案,并分组讨论、释疑、相互补充,做好预习笔记。实际上,学生已基本能够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二、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实施方法

初中新目标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引导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笔者就每单元的Section A Grammar 和Section B Self check &Reading等几个板块作以下简单的叙述:

1.听说课的预习

这个内容需要学生间的合作。学生可阅读目录,发现本单元的目标语及其重要词汇。

2.Section A & Section B精读课文的预习

学生首先应借助音标读准新词汇,对词汇的拼写有一定的认识,还可以利用字典了解某些词汇的词义以及用法。

3.Grammar Focus

这一部分是对本单元已出现的语言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也是教学中比较枯燥无味的一部分。对这部分的预习,通常都是给定学生一些相关句子,要求他们找到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特性,并尝试完成第二部分的相关练习。

三、加强检查,避免预习作业流于形式

篇10

一、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

预习是学习新课的基础。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可以初步了解新教材的内容和思路,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把教材中容易解决的问题先解决掉,也会发现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对读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带者问题上课求知欲会更强。所以说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接受新课的程度。而该环节却往往是很多教师和学生容易忽视的一个学习环节。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定要让学生做好预习,并且要学生有指导、有目的地进行预习新课内容。如在教授八年级下册Unit4时,因为该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直引语变间接引语。假如没有抓好预习这一环节,就直接上新课的话,学生是很难接受的。我在上这个单元之前,先让学生自主浏览该单元的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罗列出一个该掌握的语言项目(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指导、补充),然后进行有目的地预习。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接受新课时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把课堂归还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倡合作学习。 如何让课堂上的45分钟充分利用起来?适宜的任务与操作是搞好合作学习的关键。合作学习能将个人的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的,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分工,并在过程中相互帮助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在课堂上实施小组活动,便成为一种有效的互动策略。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本学期我们使用了导学案,并把班级学生分成组,通过一年的实践,效果很好。要创“高效”的新型的课堂,就应该把所有的时间、一切主动权都交给学生,尽量做到“少讲、精讲、多练”。如在教授七年级下册Unit5I am watching TV SecA时,我并不是一开始就给学生讲解现在进行时态,而是先引导学生进行有情景的交谈、操练。让他们明白这节课谈论的主题,然后充分利用生生合作,自主学习形式进行强化训练。让他们进一步熟悉并掌握该语言项目。最后,引导他们在自己大量的口语操练的基础上总结这节课的语法要点及要求掌握的学习内容,同时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自测题进行反馈、巩固。这样一来,原本在学生眼中难熬的“4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学生不仅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会“说英语”的快乐、享受自主学习的满足感,更使他们在短短的45分钟之内,轻松地掌握了运用英语的技能,而这正是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的终极目的。比起在“满堂灌”的传统课堂,他们所得到的岂不是更多?

三、整合教材,利用多媒体浓缩上课内容。

现行教材编排量大,涉及内容广。假如完全按照书本上的编排内容进行教学,就要占用学生很多的课堂时间。从而训练的时间就不得不减少,对于考试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学生就掌握不熟练。针对这种现状。我的做法是:坚持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一个单元制作成一个课件,浓缩单元内容,节省新授课时间,突出重点 。这样就能在课堂上省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测试方面的训练。在课堂,让学生既能掌握、运用新授的知识又能把握考试要点,何乐而不为呢?

四、保证上课内容当堂消化。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千万不能让学生留尾巴,把希望寄托于课后的死记硬背。尤其是英语学科的教学,不少老师喜欢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讲语法、习题,讲得学生听到“昏昏欲睡”。细想这样的课堂何来效率?孰不知这样只会是学生加重对英语的厌恶感。我在上到一些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时,从不会只在课堂“蜻蜓点水”,却让学生在课后花大量的时间机械地记忆。我通常的做法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合理地、灵活地安排课堂教学的环节,即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调整甚至删减,各个教学环节所用时间也随之适当地进行调整,使课堂结构更合理、更科学。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

总之,高效课堂学习使用得当,不仅可以发挥教学民主,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而且可以开发同伴群体资源,解决个别差异,有助于因材施教,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和密度,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也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而达到教与学的**组合,形成教与学互动的**境界。目前,提倡减负增效,向45分钟要质量。这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入手探究,高效课堂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认真坚持定会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0 Comments

  1. avatar
    Brenda ZiemannFebruary 12, 2025 03:32

    有趣的立场逻辑,让人印象深刻。

  2. avatar
    Braulio LoweFebruary 17, 2025 15:10

    透彻的思路结构,发人深省啊。

  3. avatar
    Alison StrackeFebruary 19, 2025 08:21

    生动的背景逻辑,值得令人深思。

  4. avatar
    Nestor CorkeryFebruary 28, 2025 08:18

    生动的主题和立场逻辑,让人印象深刻!

  5. avatar
    Fay SchneiderMarch 6, 2025 09:51

    精彩的分析内容,让人印象深刻。

  6. avatar
    Guy OrtizMarch 17, 2025 17:21

    详细的分析内容,发人深省啊。

Leave Comment